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青海省司法厅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政策文件及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关于《青海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04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青海省法律援助事业快速发展,每年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超过10万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近9000件,有力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省法律援助经费的使用、管理和保障工作,在青海省财政厅、青海省司法厅《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青司发〔2017〕547号文件)基础上,经省司法厅和省财政厅协商,联合修订了《青海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青司发〔2022〕55号),并于2022年8月15日实施。

一、修订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现行《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为2017年修订,2019年2月,司法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完善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的指导意见》(司发通〔2019〕27号),对法律援助补贴计算方式作了调整。2021年7月,省司法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完善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的通知》(青司发〔2021〕45号),从法律援助补贴来源及构成、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标准、工作要求等五个方面,合理确定和及时完善了法律援助补贴标准,进而规范完善了该省法律援助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为了规范和加强我省法律援助经费的使用、管理和保障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根据需要,修订完善了《青海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二、整体框架和内容

《管理办法》总共十七条。一是明确了制定《管理办法》的意义和必要性,确定了《管理办法》中“法律援助经费”的概念,即专门用于法律援助事业的中央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拨款以及依法接受的社会捐助等资金。二是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强调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当地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状况、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需求及财政状况,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经费保障水平适应办案业务工作需要;省财政设立省级法律援助经费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视财力情况加大对全省困难地区法律援助经费支持力度。同时,发挥法律援助基金会的资金募集作用,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弥补法律援助办案和业务经费不足。三是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遵循“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公开透明、严格监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各地财政部门按法律援助经费绩效考评的相关规定,组织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法律援助经费绩效考评工作,开展单位内部年度审计,完善绩效奖补机制,加强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四是明确法律援助经费的主要用途范围和法律援助补贴的标准依据,确定不同级别补贴标准,促进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五是不予支付办案补助费,并由司法行政机关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法律援助人员相的处罚的情形;规定了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对法律援助经费保障、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履行的绩效管理和监督责任。

四、修订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

(二)司法部、财政部《关于完善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的指导意见》(司发通〔2019〕27号);

(三)省司法厅、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法律援助经费标准的意见》(青司发〔2021〕44号)、《关于完善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的通知》(青司发〔2021〕45号)。

五、解读机关

青海省司法厅


【打印正文】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