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青海省司法厅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青海省司法厅办公室关于印发 《优化青海省公证服务 更好利企便民的十项措施》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27 浏览次数: 【字体:

青海省司法厅办公室关于印发

《优化青海省公证服务  更好利企便民的十项措施》的通知

 各市(州)司法局,西宁市公证协会:

现将《优化青海省公证服务  更好利企便民的十项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青海省司法厅办公室

                                                                                                              2021年1026



优化青海省公证服务  更好便民利企十项措施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公证接待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地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省司法厅结合全省公证工作实际和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十项便民利企措施

一、落实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认真执行《关于建立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的通知》,凡是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的或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核验的、已纳入证明清单制度管理的证明材料不得要求当事人重复提供当事人确实无法提供清单所列直接证明材料的,公证机构不应简单拒绝受理,应当告知间接证明材料及取得途径,做到“清单之外无证明”。

二、动态调整“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遵照执行全省65项“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事项基础上,各机构可结合自身办证实际,将法律关系简单、事实认定清楚的公证事项逐步纳入“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范围,做到成熟一项,公布一项,不断满足办事群众多样性公证需求。

三、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按照合法与便民并重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取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次较高或者获取难度较大的公证事项探索试行告知承诺制,由当事人对所陈述事实、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书面承诺,并愿意为不实承诺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明材料。

四、实现公证服务资源全覆盖。持续深化远程办证帮扶模式,进一步扩大公证执业区域,将各公证机构的执业区域扩大至全省范围,办事群众可向省内任一公证机构提出申办公证事项(涉及不动产事项委托、声明、赠与、遗嘱公证仍需由不动产所在地公证机构受理),推动更多公证事项实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

五、实行限时办结制。在严格办证程序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办证效率,缩短办证期限,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签名、委托、声明等简单公证事项尽可能当天出证于重大疑难的公证事项,自受理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出证公证机构实行工作日延时和365天无休办证,并逐步推广预约上门、代拟文书、代办认证、邮寄公证书等延伸服务。

六、积极探索容缺机制。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证明材料齐全、仅缺少次要材料的公证申请,各执业公证机构可先行办理,当事人在领取公证书时补齐其他次要证明材料。对当事人提供证明却有困难的,由当事人提供证据线索,公证机构派人进行调查核实取证,减轻当事人的办证负担,提高服务效率。

七、创新公证服务新模式。积极推进网上申请、网上咨询、网上受理公证业务,引导更多的公证机构开通公证在线受理平台、“不见面”办证系统,推动公证事项由线下向线上转移,不断为群众提供便捷快速的公证服务。积极推行电子公证书、海外远程视频、债权文书网上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电子证据保全等新型公证事项服务。

八、继续推行首问负责制各机构要严格执行《关于印发<公证一次性告知>的通知要求首次咨询接待公证员应做好咨询、受理、办理等全程服务。要按照公证事项所需满足的条件、办证程序、办证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获取材料的途径和方式清单,由各公证机构印制张贴在办证点并一次性明确告知当事人,做到咨询电话一打就通、咨询事项一口说清、网上咨询即时答复,着力优化咨询接待窗口的服务方式对不属于公证职责范围的事项,应做好耐心解释,不得随意推诿、拒证

九、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公证机构加强规范设置行业标识、合理布局接待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等方面窗口服务场所建设的同时,规范公证人员窗口服务接待行为,应在服务窗口醒目位置公示办证流程、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监督电话,进一步完善服务窗口无障碍设施建设,并提供免费饮用水、老花镜、防暑用品、便民医药箱、雨伞、电脑、打印复印、移动电源无障碍信息交流等便利服务。

十、主动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执业公证机构要主动参与公益性法治宣传、信访调处、案件化解、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80岁及以上老年人、低保户、重度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众及英模、烈属、军警等特殊群体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中小微企业扩大融资、资金周转开通“绿色通道”并实行“一对一”服务,符合援助管理办法规定和捐款捐物等公益性行为依法依规减免公证费用。


【打印正文】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