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东峡司法所紧扣“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统筹线上线下资源,创新实施“法治惠企、普法惠民、骨干带动、指尖传播”四大行动,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民法典宣传矩阵,让法治阳光照亮辖区每个角落。
法治惠企:精准把脉企业合规需求。针对企业经营中的法律痛点,司法所工作人员先后走进青海湟水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鑫海商砼湟源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民法典进企业”专项活动。通过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对一解答企业职工关于合同纠纷、工伤处理等问题,现场为企业及职工提供法律咨询6次,发放普法资料40余份。
普法惠民:走村入户破解民生难题。以“法律拉家常”“小板凳普法会”等形式开展“靶向普法”。针对农村群众关心的宅基地纠纷、婚姻家庭、务工维权等热点,通过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通俗方式,累计现场解答宅基地边界认定、离婚财产分割、农民工欠薪维权等咨询50余人次。将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融入百姓生活,切实回应基层法治关切。
骨干带动:培育基层法治“火种”。注重发挥“法律明白人”“法治家庭示范户”的纽带作用,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60余名基层普法骨干系统学习民法典婚姻家庭、侵权责任等重点内容,通过“理论教学+模拟调解”的形式,着力提升辖区调解队伍依法调解能力。活动期间,村级法律明白人开展院落普法6场,协助化解土地流转、家庭矛盾等纠纷4件,形成“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激活基层法治建设“神经末梢”。
实时互动:打造24小时在线的“指尖法律驿站”。积极拓展“互联网+普法新路径”,通过村级微信群每日定时推送“法治微课堂”短视频。精选“宅基地纠纷处理指南”“婚姻财产分配案例解析”等群众关切的典型案例视频56条,以“动画演示+法律条文解读”的形式,让抽象法条转化为直观易懂的“生活指南”,累计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实现辖区群众“足不出户学民法”。司法所还特别建立“微信群法治联络员”制度,群内实时回复群众咨询,努力实现“线上普法有速度,答疑解惑有温度”。
从企业车间到田间地头,从线下课堂到线上平台,东峡司法所通过“四维发力”努力构建“立体普法生态圈”,辖区群众对民法典的知晓率显著提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日益浓厚。下一步,东峡司法所将持续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打造“民法典流动服务站”,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