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近日,中岭乡以“法典安民·民生护航”为主题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民法典知识,让法律服务扎根基层、贴近民生,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法律服务“面对面”,多方参与更走心
为深入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提升干部法律素养,营造全民学法氛围,中岭乡党委联合乡司法所和专业法律顾问开展“法律进机关”系列活动。河湟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核心内容,结合基层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系统讲解依法行政要点、纠纷调解技巧及法律风险防范知识。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机关领导干部厘清权责边界,强化"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履职意识,为规范执法行为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围绕农村干部工作实际,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互动答疑等形式,对土地纠纷调解、合同规范签订、村民自治程序等高频法律问题展开深入讲解,重点强调村级事务决策合法性审查要点,提醒干部防范法律风险,引导大家运用法治思维边管理边服务,边调解边普法。
法治教育“零距离”,精准普法惠民心
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来抓,多次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政策解读培训会、法治宣传动员会,通过“和美中岭”微信公众号、乡村微信工作群、入户走访、现场指导等形式,把搬迁的政策讲清楚、享受的“好处”说明白,做到摸排一户、研判一户,动员一户、搬迁一户,安置一户、保障一户,消除搬迁群众的顾虑,引导群众积极搬迁和拆旧复垦。针对搬迁过程中容易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村社,重点排查影响稳定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了解容易诱发群众心理失衡和不满的原因,找重点、抓难点,加强正面引导,及时调整好群众思想情绪,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以“拉家常”的方式,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物权编和继承编等章节,围绕土地、宅基地、法定继承人等重点内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避险搬迁工作中的法律疑惑,积极引导群众从“被动搬”到“主动搬”的思想转变,为全乡顺利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普法宣传“心连心”,筑牢全民反邪墙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识邪、辨邪、防邪、拒邪的能力,营造人人参与反邪教的良好氛围。中岭乡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对重点场所、重点区域进行精准巡查。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发挥“千里眼”和“顺风耳”作用,对网格内居民进行常态化入户走访、摸排登记,对思想极端和无业闲散人员进行梳理排查,扎实做好辖区内反邪信息排查、信息收集、整理上报、防范控制等工作,争做“腿勤、眼勤、嘴勤”的“宣传员”,充分发挥网格员作为“反邪教主力军”的作用,持续推进反邪教工作深入化、精细化。为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到反邪教工作中来,乡综治办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变被动为主动,将反邪教宣传阵地从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通过面对面讲解、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开展反邪教知识法治宣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规定的宗教信仰、迷信活动等内容进行解读,阐述邪教的本质及邪教组织的派别、表现形式、组织特征、对家庭和社会的毒害等内容,鼓励大家要在日常生活中当好反邪宣传员,提醒身边的亲友,坚决抵制邪教,并积极检举揭发邪教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乡政府或派出所反映。
下一步,中岭乡将持续围绕干部群众法治新需求,积极探索法治宣传上的新路径、新举措,将民法典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深化普法宣传内容,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为中岭乡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