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东峡司法所联合东峡乡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暨法治示范家庭培训会”,全乡60余名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及法治示范家庭代表参加培训会。本次培训通过专家授课、职责解读、互动交流等多样化形式,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法治动能,赢得广泛赞誉。
以案释法:聚焦民生解难题,法治课堂入人心。培训会上,青海延辉(湟源)律师事务所李律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核心,紧密结合基层常见矛盾纠纷,通过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在剖析“因调解程序不当导致诉讼升级的宅基地纠纷”时,李律师着重强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协议规范、证据留存等关键要点;针对婚姻家庭矛盾,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司法解释,深入解读“口头赡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并就调解文书的法律严谨性进行重点说明。 在互动环节,李律师针对“农民工欠薪纠纷”等实际问题,结合劳动仲裁案例,从协商技巧、证据固定到法律救济途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答。参会人员认真聆听,详细记录,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调解员柴某某感慨道:“李律师的案例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调解工作必须以法律为依据,绝不能简单地‘和稀泥’。”
职责赋能:小网格承载大担当,共绘基层治理新图景。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围绕“网格化服务管理与职责任务”进行专题授课。她指出,网格员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要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切实履行好政策宣传员、矛盾排查员和民生服务员的职责。她提出“三主动”工作要求:主动摸排风险隐患,做到“未诉先办”;主动联动调解员,构建多元化解机制;主动学法普法,以“法治示范家庭”引领乡风文明。在交流环节,网格员李某某深有感触地说:“网格无小事,这句话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只有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才能筑牢平安建设的防线。”
凝聚共识:播撒法治种子,共建法治乡村。培训尾声,参会人员积极分享学习感悟。法治示范家庭代表伊国祖表示:“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示范户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我要带头参与‘法律明白人’培育,把法治宣传延伸到田间地头。”其他法治家庭代表也纷纷表态,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投身“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法治氛围贡献力量。
此次培训会创新采用“法律专家+基层干部”双线授课、“案例剖析+职责强化”双向赋能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调解员的专业能力,深化了法治意识,优化了基层治理机制。下一步,东峡司法所将持续推进法治培训常态化,充分发挥“法治示范家庭”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法治动力,全力构建“法治引领、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