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打造“立足西宁、服务全省、面向西北”的环唐道中芯法务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3月3日,西宁市司法局召开环唐道中芯法务区建设工作座谈会。
座谈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祯青首先向有意愿首批入驻有专业优势的中小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环唐道中芯法务区的总体考虑、功能定位、组织架构、工作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规划,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多家参会单位围绕中芯法务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发表了看法。他们表示,环唐道中芯法务区为法律服务行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平台,对法务区建设充满期待和信心,希望市司法局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的扶持,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政策,力争今年挂牌并实体化运行,高起点打造成具有青海特色、西宁特点、区域特征的全省首个法律服务高地,为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提供“全流程、全业务、全时空”的智能化、便捷化法律服务。
马祯青表示,建设环唐道中芯法务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挑大梁、勇争先”的具体举措,聚全局之力,高标准实施,努力打造具有西宁辨识度,在全省乃至西北具有影响力的法务区。要聚焦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建设中的中心城市定位,做优“法律服务+产业链”“法律服务+供应链”,形成以律师服务为核心,以仲裁、公证、司法鉴定、资产评估、审计、会计、税务、拍卖、贷后服务等专业服务为配套的体系,推动金融法治机构和泛金融法治机构集聚,聚力打造中心城市法律服务高地,打造西宁外向型法务服务核心区和制高点,全力构建西宁中芯法务区的“法务生态圈”。紧扣法务区的目标定位,服务模式要从单打独斗向联合作战提升,着力提供便捷、优质、高效、集成的综合法律服务。要优化法务区总体布局,释放核心集聚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科学谋划设定引导区、共享区、功能区和生活服务区。加强法务区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要理顺管理机制,立足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模式优势,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实施专班化运作机制,列出工作清单,挂图作战。
双方围绕如何吸引法律服务机构集聚、打造专业法律服务平台、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工作开展了座谈交流,重申要不断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模式,融合发展多元业态,积极开创“党建+法务”“法务+商务”“法务+科技”等新格局,进一步招引、汇聚省内外优质律师、仲裁、调解、诉讼、公证等法务资源以及知识产权、会计、金融、税务、保险等泛法务上下游服务资源进驻,全力构建西宁中芯法务区的“法务生态圈”,并就协作共建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根顺及相关工作科室参加了会议。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