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资讯

“三维度”助推普法工作强基见实效——海晏县司法局“普法夏日行”工作综述

【字体:
      为进一步提升普法强基提质“六大行动”效果,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县社会大局的服务保障作用,海晏县司法局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出发点,以法治之力助推旅游黄金季为抓手,紧盯旅游旺季开展“普法夏日行”系列活动,为海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添法治活力和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调研走访,加强宣传有“深度”
      一是提前调研,把握时间节点在景区、集市、夜市等群众聚集场所把握人流量、车流量与时间点,同时根据现场情况提前选择最佳位置摆放法治宣传桌、法律咨询台、法治游戏等普法展台,打造“法治+旅游”服务保障模式,进一步提升广大农牧民、游客等群体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开展宣传,精准普法。根据不同时间节点与活动开展“法律进景区”“法治夜市”“法治集市”等活动,切实保障游客和商家的合法权益,以优质普法服务提升旅游体验。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各类法规宣传,切实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为持续提升宗教教职人员的法治素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主题演讲比赛为契机,与海晏县统战民宗联合开展“法律进寺院”活动,引导广大宗教教职人员进一步树牢“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有效激发了宗教界人士“爱党爱国爱社会”的热情
      动态普法,深化宣传有“力度”
      一是开展“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为不断推进法律知识和维权服务送到广大农牧区群众身边,提升基层妇女群众的法律素养,7月中旬邀请法律顾问对全县辖区内所有“法律明白人”和“巾帼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培训,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熟悉辖区业务优势,精准服务全县广大妇女和家庭,同时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实现法律咨询、服务随时随地,打通群众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1+N”行动落实见效二是与新媒体结合,增强宣传“渗透力”。“互联网+故事”普法大赛为切入点,采取以案释法的方式拍摄制作了“出借银行卡 赚钱有‘判’头”普法微视频,阅读播放量达5000余次,使法律知识更形象、更生动、更直观、更立体地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让普法宣传真正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形式多样,提升宣传有“热度”
      一是提升普法“吸引力”。巧借红色文化周、赛马会、音乐节等活动,利用法治盲盒、法治大转盘、法治乒乓球、法治拍照打卡等法治游戏开展丰富多样的互动式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互动活动中,提升普法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寓教于乐,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法律知识,不断感受法治的熏陶和浸润,切实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二是激发学法“原动力”。各基层司法所结合“普法夏日行”宣传活动,开展普法进社区、进牧点、进乡村等系列宣传活动,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等与牧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讲解,引导农牧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思维习惯,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
      此次“普法夏日行”系列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各类定制法治小风扇、笔筒等宣传品5000余份,悬挂横幅9条,解答咨询200余人次。下一步,海晏县司法局将不断探索创新普法宣传工作举措,切实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让普法出“新”更入“心”,推动全民普法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型升级,实现普法方式从批量生产到量身定制的分众化、精细化,不断为平安海晏、法治海晏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