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资讯

乌兰县“四维度”画好今冬明春普法宣传教育“同心圆”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和省州县打击违法犯罪会议精神,切实发挥普法宣传教育在预防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乌兰县精心安排部署,压实各方责任,紧盯重点领域,结合今冬明春时间节点,扎实推动今冬明春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见行见效。
  “组”专业力量,统筹推进有“力度”。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及时召开专题部署会,制定印发《乌兰县关于开展今冬明春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聚焦农村牧区各族干部群众、外来务工人员、新业态行业从业人员等七类重点人群,紧盯学校校园、农牧社区、邮政快递、戒毒社矫、赌博诈骗等七类重点领域,精准化组建6支普法宣讲组,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组队配合的工作格局。各宣讲组制定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安排专人负责,策划宣讲路线,发挥专业优势,充实宣讲队伍,整合多方力量,扎实推进今冬明春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
  “攻”重点领域,普法宣传有“精度”。乌兰县结合县情实际,围绕重点领域和对象分类施策,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紧盯青少年“关键时期”,组织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成长,预防校园暴力和性侵害”法治讲座,不断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培育;聚焦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融合实际,以点灯节、“主麻日”为契机,深入宗教场所和宗教教职人员,积极传播法治声音,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大局稳定;坚持“服务+执法+普法”理念,通过精准有效的靶向普法,零距离在执法服务中向运输领域人员送去法律政策,引导从业人员知法理、明事理、顺情理;针对社矫帮教重点人员开展“送法上门”活动,探索形成“安全隐患排查+监管+普法”工作模式,不断树牢遵规守法意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教育3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3000余份。
  “解”群众所盼,为民服务有“热度”。乌兰县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本地化,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四下基层”为抓手,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依托基层党组织、“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等“单元”力量,通过一张网、一个中心,将普法宣传延伸到田间地头,建立务实管用、全民参与,点线面全覆盖的全民普法机制,聚焦辖区内婚恋纠纷、劳务工资、土地租赁、草原边界、工程欠款、农村赌博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劳动者权益保障”“反有组织犯罪、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农村赌博治理进乡村、进社区”等普法宣讲专场活动,以动心用情的讲解和关怀、精准有效的警示案例,引导广大农村牧区群众主动学法、自觉守法、巧妙用法,不断补齐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短板弱项。
  “建”多元矩阵,法治建设有“广度”。乌兰县主动顺应“互联网+”普法宣传新格局,紧抓全县重点工作契机,打造乌兰县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VR互动体验馆、法治文化长廊等法治阵地,推出“盖碗茶调解室”“娘家人港湾”“马背上调解”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牌,将法治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彰显法治文化教育、熏陶、浸润功能。通过强化“乌兰发布”“乌兰普法”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创新产生“掌上”“指尖上”普法产品,利用“大喇叭”、海报、宣传资料等传统宣传手段,为各族群众送上“普法大礼包”,营造法治宣传教育强大舆论声势,形成全方位立体的普法阵营。推送线上普法信息460余条、法治视频16期,提供法律服务150余人次。
  下一步,乌兰县将进一步提高今冬明春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凝聚合力、统筹推进,坚持分类普法、按需普法、精准普法,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平安乌兰、法治乌兰建设保驾护航。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