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加强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的决策部署和沪青两地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2024年,上海市司法局、青海省司法厅建立对口合作交流机制,促进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动青海司法行政工作理念现代化、工作体系现代化、工作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服务保障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能力水平。
绘合作交流蓝图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法治上海建设中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青海地处西北内陆,是经济小省、人口小省,也是生态大省、民族大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是当下所需。2024年初,在上海市司法局、青海省司法厅主要领导的共同谋划、积极协调下,首次沪青两地司法行政合作交流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双方签署对口合作交流框架协议,按照“青海所需、上海所能”的原则,明确党的建设、法治建设、刑罚执行、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的重点合作交流内容,共同探索推动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法。
育法治人才队伍
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不仅需要科学系统的培训,还需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抓好实践锻炼。根据青海省司法厅选派的13名年轻干部和优秀律师的学习方向,上海市司法局择优确定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业务骨干作为带教老师,从理论知识、专题培训、实务操作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带教方案。在4个月的时间里,通过“一对一”的帮带,13名跟班学习人员在立法项目参与、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等实践中开拓了思路,有针对性地补齐了知识储备不足和实践经验短板。
促履职能力提升
高素质法治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沪青双方建立培训资源共享机制,有针对性地为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赋能充电。建立同堂培训机制,上海市司法局将青海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纳入年度业务培训计划,全年共有40余名业务骨干与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同行参加12个班次的业务培训,覆盖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网络安全、社区矫正、复议应诉等多个领域,并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地方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司法行政改革等工作难点、重点开展研讨,有力提升了青海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专题培训机制,借助上海优厚的师资开展专题培训,上海市司法局在培训方案设计、师资邀请、培训组织等环节全程参与和帮助,培训期间,主要领导到场指导,确保了培训效果。
聚交流互学合力
深化对口交流合作,不仅要强化人员交流,更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有针对性地对接供给需求,搭建交流桥梁。两地积极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青海省司法厅在立法、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广泛听取上海高校专家教授意见建议,从更高层次和水平为青海法治建设把脉问诊。围绕“智慧法治”、普法宣传、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等内容赴沪开展调研,积极学习发达省份好经验、好做法,感受创新创造的澎湃活力、敢闯敢试的浓厚氛围、勇争一流的境界格局和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更好推动青海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司法部的指导帮助和两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海省司法厅将持续深化与上海市司法局的沟通交流,协调推进重点领域合作,持续完善跟班学习制度,强化短期人才培育,推进信息化建设,有效推动两地合作向更深领域拓展,谱写沪青司法行政合作全新篇章。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