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
确保宣讲活动有序推进
为确保“一学三促”活动扎实开展,省司法厅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根据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厅系统联点帮扶村实际,制发《关于2024年干部下乡开展“一学三促”活动的通知》,明确宣讲内容,提出工作要求,落实具体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监狱管理局、戒毒管理局,各监所、医院党组(委)高度重视,18个派出单位21个帮扶村13名联点督导领导和54名驻村干部全面负责“一学三促”活动推进实施,形成“联点领导+派驻单位+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的宣讲机制,联点领导带头讲、派驻单位深入讲、驻村工作队特色讲、村党支部联动讲,形成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活动走深走实。
厅党组书记、厅长贾小煜第一个带头深入联点村互助县东山乡大泉村开展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宣讲、医疗义诊等活动。厅机关各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散发宣传彩页500份、悬挂横幅6幅、制作宣传展板8个、走访入户宣讲75户、捐赠物品以及发放药品价值1.14万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及驻厅纪检监察组长、援青办主任和厅局联点督导领导、派出单位“一把手”分赴海东市、海南州和黄南州帮扶村开展宣讲,同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深入农牧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及时将党的惠农富民新政策、新措施向群众宣讲到位,当好宣讲员和辅导员。为提升宣讲质效,厅系统21个驻村工作队采用集体学和自选学的方式,结合村情制定宣讲方案,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认真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真正吃透政策内涵,把党的政策变成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大白话”,注重活动舆论宣传引导,驻村工作队编发简报27篇,派出单位编发简报21篇,省厅上报信息简报14篇,为“一学”活动要求打好坚实基础。

省司法厅将“促生产”活动要求列为乡村振兴首要任务,通过学习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等,把保障粮食安全、加强耕地保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等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方针政策原原本本宣传到农村牧区、生产一线,使党的方针政策更加深入广大农牧民心中,增强了群众致富信心。全力助力春播备耕任务,捐赠农用物资化肥16.1吨、种子2.5吨,折合价值共7.6万元;为114户脱贫户、4户监测户申请马铃薯种薯补贴3.7万元,提前规划种植农产品种类,为后期农产品统一收购奠定好基础。
形式多样
推动宣讲活动落地落实
厅局联点督导领导主动承担起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讲解员”、“宣传员”职能,深入各自联点村,以宣讲活动为契机深入群众家中,从群众关切的所思所盼、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群众关注的大事小事出发,不断创新宣讲模式,用小故事、小事例切实把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原原本本送到村社牧委、田间地头,把“大道理”变成“老土话”,增强宣讲感染力,做到生动易懂,让政策宣传“沾土气”、“接地气”,使党的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凝聚起群众力量。走访宣讲时慰问脱贫户、老党员、小学生和驻村工作队员,发放衣物、米面油、书籍、玩具等慰问品6.24万元。
各级派出单位“一把手”深入结对帮扶村村民家中,实实在在了解村民、牧民饮水、就医、养老、就业、教育等村情民情,全面摸排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结合帮扶村实际向群众普及最新的惠农政策和特色产业发展知识,与乡镇党委、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梳理2023年村情民意和帮扶目标落实情况,商定2024年“一村一策”帮扶工作目标任务,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上来,凝聚乡村振兴全员合力。活动中,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讲3场,派出医务人员10名,现场为90余名患者进行义诊,发放各类常规药品、消杀用具价值6600元。驻村工作队以集中宣讲、发放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帮助村民更好了解和掌握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微信群组、乡村大喇叭等载体发送和宣传宣讲内容,让群众在家休息、走在村道、田间劳作时都能看到听到,让群众真正了解到中央一号文件是保障农村牧区群众切身利益、推动乡村建设发展、让乡村变得更美更宜居的惠民利民好政策。

围绕“促和谐”活动要求,宣讲人员在认真开展宣讲、解决农牧民急难愁盼问题时,与群众广泛交流,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全面摸排掌握群众思想动态,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介入、早干预、早处置,把问题解决在源头、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力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乡村治理能力稳步提升,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省司法厅在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过程中,聚力找准帮扶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治理工作短板,聚焦平安青海建设要求,帮助村“两委”健全服务管理制度,确保治安有人管、矛盾有人解、困难有人帮、需求有人办。对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积极向相关部门反馈,认真抓好跟进落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9个,不断增强农牧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解难纾困
确保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加大各类惠民利民政策解读、阐释和法律法规普及,用政策激励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切实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理解掌握,增强农牧民群众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着眼百姓需求、着眼乡村实际、着眼集体产业,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助力春耕备播、捐赠生活用品、举行健康义诊等活动,集中力量解决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购买农牧户辣椒752斤、马铃薯粉2194斤、羊2只、牛肉240斤、生猪4头、土榨油1270斤、土烧馍和牦牛酸奶等,消费帮扶价值达7.1万元。

围绕“促振兴”活动要求,省司法厅立足乡村振兴发展大局,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在做好“土特产”文章上想办法、出实招,干部群众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致富求富的思想更加活跃。要求厅系统21个驻村工作队在做好宣讲工作的同时,准确把握有关政策,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行职责,对建档立卡户、边缘户、重点监测户进行全面摸清底数,查摆问题并解决。就安全生产、春耕备耕、森林防火、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早谋划、早落实,结合联点帮扶村实际,为乡村振兴工作多想办法,为保证群众利益提供服务,切实把乡村振兴各项政策举措送到农牧民群众心上。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